李显当殿的奏议引得朝堂上一片惊色,在他陈述完毕,并将手中的奏议交给迎过来的一名内侍省宦官后退到一边时,诺大的宣政殿内竟然没有一点声音发出来,众臣大半在愕然当中.
当然有一些人是抱着明哲保身的念头,在这种场合绝对不吭声,以免惹祸上身。
对于戴至德、张文瓘、郝处俊、李义琰等联名上奏的大臣来说,这是一件坏的不能再坏的事,作为太子的李显当殿表示了现在不愿意继承帝位,他没有任何处理朝事的经验,这相当于**裸了打了上奏时候把李显能力说的非常出色,完全可以胜任一个皇帝职责的戴至德等人的脸。这并不是李显的客套,显然这是李显不敢,不愿意,这位太子殿下一定感觉到了什么风险,或者被皇后武则天威胁到了,才打退堂鼓的。虽然说前些日子李显躲在东宫不愿意见他们这些在臣已经让戴至德等人感觉到惶然,但也被他们在一定程度上理解成李显的懦弱,不敢在关键时候表态,获取更多的支持,他们以为将局势逼成骑虎之势,李显最终会被迫或者半推半就地同意的,但却没想到这位太子哥在朝会时候上演了这么一出戏,并且事先没有任何征兆,没对他们这些人透露半点消息,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不过戴至德等人也不是善茬,他们能混到这个位置也是久经大风浪的,惊愕之后也马上有了反应。
在这些人里面,戴至德的资格最好,按现在政事堂的排位他也在其他几人之上,在李显陈述完后,他也第一次站出来,表示了自己的意见:“启禀天后娘娘,太子仁德,怕朝纲出现混乱。因此才一力推拒继承皇位!太子才学出众,让臣等非常敬佩,太子的仁德,也让所有人敬仰,如此大仁大义又才学非凡的太子,理应帮天皇陛下和天后娘娘处掌朝事,如今天皇陛下久病不能理事。许多朝事因此久置不能决!国不可一日无君,朝事不能搁置太久,不然天下会生乱,臣等恳请天后娘娘,立太子为君,继续帝位。以让天下人安心!”
上一年朝廷已经下诏,改皇帝和皇后以“天皇、天后”的称呼,虽然许多场合仍然可以用“陛下”和“皇后娘娘”相称,还有一些人执著不想在私下时候改变,就如陈易这样私下间依然以皇后娘娘相称武则天,武则天也没什么意见。但在正式的朝会上,却是要以“天皇陛下”和“天后娘娘”相称的。
戴至德一出。张文瓘、郝处俊、李义琰等人鱼贯出列,站在戴至德身近,一起躬身请命,以相似的理由请求立太子为君,以免天下生乱。跟着这些政事堂宰相出列的还有不少大臣,但比联名上奏名单上的大臣人数少了一些,那些很圆滑,看情景不对。已经在犹豫了,不敢跟着戴至德等人出列,当殿逼武则天表态。许多人并不是真的看不惯武则天揽政,他们只是觉得跟着联名上奏,可以逼迫武则天立太子为帝,拥立新帝的功绩可以让他们捞到不少政治资本,说不定这就是大红大紫的筹码。
但如今太子李显自己站出来呈请让天后娘娘继续代皇帝执掌朝政了。再看武则天这些天并没太多的动静,没有什么异动,宫中也很平静,从诸多情况上来看。天后娘娘可是成竹在胸,一点也不忌惮这么多大臣的逼宫,今日在帘后坐朝虽然看不清她的样子,但从刚才的表现上来看,也没有任何失态的表现,诸多迹象表明,逼宫的大臣是肯定失败的。
既然逼宫的举动会失败,那跟着一道行事的大臣肯定会倒霉,那些“涉足”不深的墙头草类型的大臣们,干吗还在这种关键时候去淌这浑水,给自己找不自在呢?因此许多犹豫着要不要跟着站出来一道陈言的大臣,迟疑了一会后,最终还是收回了脚步,准备先看看事态的变化如何。一些人则是直接放弃了当初的打算,准备装聋作哑,不表态了,以免给自己惹祸上身。
支持戴至德、张文瓘、郝处俊、李义琰逼宫的人不少,但反对他们,力挺武则天的人也肯定有,第一个站出来驳斥这些人逼宫之举的也是政事堂的宰相,不是别人,却是李敬玄。在一片吵闹声中,李敬玄大步从班列中走出来,走到殿前,没看身边那些鼓躁的人,冲殿上帘后的武则天行了一礼后,以中气十足的声音说道:“天后娘娘,臣反对让太子殿下在这个时候继位为君的建议!”
李敬玄声音很大,憋足劲的吼声一下子盖过了边上那些鼓躁的声音,宣政殿也在片刻间安静了些下来,李敬玄的声音也继续响了起来:“天后娘娘,诸位同僚,如今天皇陛下依然健在,只是因身体有恙让天后娘娘代为执掌朝事,有朝一日陛下身体康复了,依然会出来执政的,诸位同僚在陛下依然健在时候就要求传位于太子,让太子继位为帝,这次置陛下和娘娘于何地?你们这是胁太子殿下的名头逼宫天皇陛下和天后娘娘,逼迫他们将帝位传于太子,如今太子殿下都一力推拒了,你们还不甘休,一意孤行,当殿胁迫代陛下坐朝的天后娘娘同意传位于太子,你们这与谋逆何异?”
李敬玄最后那句话说的声色俱厉,竟然一下子骇住了不少站出来鼓躁的大臣,一些人明显受到惊吓,偷偷地退缩了,想溜回班列中。李敬玄说的当然没错,从名份上讲,天后武则天只是代皇帝执掌朝政而已,并不是真正的揽政,她一直以来是奉皇帝的旨意做这些事的,以前李治可以处事,可以主持朝会时候当殿向大臣们宣布过多次这件事,皇帝依然健在,没有驾崩,那武则天可以一直名正言顺地代为处理朝事,要是有人反对这皇帝自己做出的决定,逼迫她改立新君,那自然可以等同于谋逆,如果有一天皇帝康复了,怎么可能容忍这样的事发生?
这时贺兰敏之也站了出来,大声陈述:“天后娘娘,臣附议!如今陛下依然健在,病情也在慢慢好转之中,陛下健在,只是要娘娘代为执掌朝事,以免朝中出乱,但并没有要娘娘将皇位传于太子!太子新立,没有治国的经验,要是现在将皇位传于太子,我大唐必将生乱,此前所取得的诸多成就将毁于一旦,娘娘万不能受一些人的逼迫,同意立太子为新君!朝中一些人唯恐天下不乱,想借胁太子的名义逼迫娘娘做出错事,以达到他们的不轨目的,还请娘娘千万不要被他们逼迫,做出错事!”贺兰敏之说着,再次恭敬作礼,丝毫不理会其他大臣的怒目,退回了班列。
贺兰敏之这攻击性挺强的话惹恼了很多大臣,张文瓘等性子比较燥烈的大臣马上站出来,反唇相讥,指责作为武家子嗣的贺兰敏之只是为了维护武家的地位和荣耀,才如此血口喷人的。血气方刚的贺兰敏之当然不能容忍别人这样指责他,马上又站出来,怒目相争,指责联名上奏的这些大臣只是为一已私利,想当顾命大臣,在新君即位后获取更高权位,才联手逼迫朝廷做出将皇位传与太子的决定,他们所做并不是为了天下百姓及社稷而考虑。
朝堂上一片混乱,一直没有吭声的武则天终于忍不住了,怒喝了一声,令诸臣安静。贺兰敏之与戴至德、张文瓘等人才不甘心地住了口,但依然怒目而视。这时中书舍人裴炎走了出来,在众人刚刚安静下来时候,大声禀奏:“天后娘娘,臣有奏!”
“讲!”武则天的声音依然与平常无太多异常。
裴炎作礼后,长身而立,朗声说道:“娘娘,众同僚心忧天下,怕天皇陛下久病无法理政,导致朝中生乱,这可以理解。但天后娘娘是代陛下处理朝事,是受陛下所托而为,在陛下病恙未愈之际,代为执掌朝事自是合情合理,除非陛下沉疴不治,方可考虑传位于太子!臣等想知道陛下如今的身体情况,要是陛下身体慢慢康复,有治愈后继续理政的可能,那诸同僚联名上奏,请朝廷改立新君的提议自不需要再议什么!”
今天不想站出来凑热闹,只想看诸臣有何表现的陈易,听了裴炎此话后,甚是惊叹。他也弄不清楚裴炎为何这样说,好似他知道李治的身体情况一样。心里也不禁嘀咕,不成武则天将底细透露给裴炎过?他可是知道,原来的历史上裴炎可是武则天一手提拔上来的,虽然最后裴炎是被武则天杀掉,但依然改变不了早的时候,裴炎是武则天铁杆心腹的事实,难道这其中有他不知道原因的故事在?
就在他疑惑之时,殿上的武则天有了反应,在裴炎的仰然挺立,及其他众臣的惊愕之中,猛然起了身,暴喝道:“既然诸位爱卿如此关心陛下的身体,那今日本宫就领你们去看看现在陛下的情况!”说着一摔衣袖,从帘后起身离去。(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